(原标题:香港虚拟银行姗姗来迟 “小而美”能否突围而出?)
21世纪经济报道 朱丽娜
香港虚拟银行再有新动作。7月30日,香港金融科技“独角兽”WeLab集团旗下的独资虚拟银行汇立银行宣布开业,成为香港第三家正式开业的虚拟银行。
“试营业期间客户反馈非常好,我们一开始只是开放2000名试业的名额,到最后做了2500名,其实试营业轮候名单的人数超过10倍。我们拿到牌照是2019年4月,大概9-10个月就开始试业了,(进度)基本符合预期。”WeLab创始人及集团CEO龙沛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。
2018年5月30日,香港金管局发布《虚拟银行的认可》指引修订本,明确指出 “银行、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均可申请在香港持有和经营虚拟银行”,这为香港的虚拟银行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去年3-5月间,香港金管局陆续发出八张虚拟银行牌照,由渣打、众安、中银香港、WeLab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中国平安以及小米各自牵头的财团夺得。
龙沛智透露,香港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是全银行牌照,这意味着8家虚拟银行未来在业务拓展方面存在很大的空间,“香港本身是没有一、二类账户的限制,远程开户的账户功能与线下开户的功能完全一样。”
进展滞后于市场预期
市场对八家虚拟银行翘首以待。因虚拟银行不设实体分行,所有银行服务透过互联网进行,同时不设最低户口结余要求,不征收低结余收费等,与香港传统银行的营运及服务模式大有不同。
然而,距牌照出炉已近一年半时间,仅有众安银行、小米牵头的天星银行以及汇立银行正式开业,进度明显滞后于此前外界普遍预期的8家虚拟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内全部开业的计划。
对此,龙沛智坦言,疫情的确拖慢了一些进度,“目前三家已经开业的基本都是有大股东或者是独资,其他慢的几家有些是合资的,有几个合作伙伴可能讨论比较多、进度较慢。创业公司的优势在于速度快、决策比较有效率。”
今年3月,众安在线和百仕达集团合资的众安银行率先开业,百仕达前主席兼执行董事欧亚平为众安在线股东之一。随后,6月11日,小米金融持股90%的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正式开业。
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根据香港金管局的要求,开业前需要经过沙盒、试营业。香港金管局会主要考察银行IT系统风险管理、反欺诈、反洗钱以及客户保障等相关措施。
今年4月,渣打持股65.1%的虚拟银行MOX Bank宣布试营业。渣打(香港)行政总裁
作者署名:Think Always
原创说明:文章除非特别申明原创,否则均为引用。
授权协议:自由转载-非商用-非衍生-保持署名 | Creative Commons BY-NC-ND 3.0
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7fan.cn/tech/36722.html
最后修改:2020-08-05 18:00:05